公告版位

自由之森粉絲團內有更多積鳳相關的連結及貼圖喔! 點入右側連接按讚,另可享有大多商品9折優惠喔!

花友們有市面上想要的品種,也歡迎您留言詢問.

園藝業者大量批發/花友預約參觀,請與我們聯絡.

電話: (049) 2676668 /朱先生(艾力克)

或 電子信箱: maxcme@hotmail.com

艾力克很怕蛇,怕到光想像蛇的觸感都會起雞皮疙瘩.

今日一如往常,我拿著相機往農場走去~

 

結果在轉角處...(驚! 有奇怪的綠色長條蠕動物...)

我很納悶自己為什麼沒跟從前一樣大叫,可能是來久了以後,自動會對這些玩意兒產生些許的抵抗力.

上次遇見蛇的時候,因為我亂叫,害魚沒抓到蛇,他為此耿耿於懷碎碎念了很久,想說這次就讓他好好表現好了.

結果他興沖沖的走了下來想要表演,在那裏跳來跳去的跟蛇搏鬥.  (請想像一隻手舞足蹈的猴子. Yeah! You are right!  )

最後還是培根往蛇頭部拍拍的大力金剛掌厲害,三兩下就抓住了這小朋友的頭部,不過還好培根有戴手套,最後一剎那蛇搏命回頭咬了一下.

 

(雖然不是魚抓到的,但他還是很興奮的抓在手上玩)

IMGP0004_1.jpg 

 

(魚問我要不要養...我最後想還是不要好了! 我怕晚上白素貞姊姊會來找我...我不想當許仙!!!)

IMGP0002_1.jpg 

 

(到此一遊怎能不拍張大頭照,它翠青色的外表是真的滿漂亮的!)

IMGP0007.jpg

 

(下巴也來一張~)

IMGP0016_1.jpg 

 

(正面表皮)

IMGP0019_1.jpg

 

(腹部)

IMGP0014_2.jpg 

 

(大概有35-40公分,還蠻長的)

IMGP0011.jpg  

 

(拍完照,準備放人家回去大自然... 孩子! 別再出來嚇我啦! 囧' 順便幫我跟你的朋友們講一下嘿!)

IMGP0033.jpg

 

(依依不捨中...)

IMGP0031.jpg  

 

(最後一定要說聲ByeX2!)

IMGP0005-1.jpg 

max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書名全稱/蓋綠色的房子

封面副標/作自己的建築師

作者/林黛羚

出版社/商周出版

ISBN/978-986-6369-28-5

副註/此書獲得2010年金鼎獎-圖書非文學獎

 

在台北,那怕您住的是帝寶,在我眼中也只是雞窩,無論多麼的豪華,從外表望去,上下左右擠成一團的窗戶,就像飛不出去的牢籠.

壓抑,沉悶,沒有生命. 但每個人的想法的確不同,只是對於我,假是我有那一筆足以選擇的資金.

我想在一個開拓的地方,眺海,望山,隱林,傍水,讓只有一次的生命更加的自由.

 

抱著這個夢想,我買了這本書.

雖然不知道還要努力多久,但至少,成功過後的美食會是一間飛越夢想結合實踐的房子.

這,令人期待多了.

 

(封面)

IMGP0016.jpg

 

(背面)

IMGP0018.jpg

 

(案例介紹)

IMGP0019.jpg

 

(感動的一切從23個綠色故事開始)

IMGP0021.jpg

 

(注意事項) <- 別的書中不會提到的細節中的細節

IMGP0022.jpg

 

(案例分享)

IMGP0023_1.jpg

 

(案例分享)

IMGP0024.jpg

 

(規劃及預算)

IMGP0025_1.jpg

 

(如何與木材廠接洽)

IMGP0026.jpg

 

(如何與鋁門鐵工廠接洽)

IMGP0027.jpg

 

 

IMGP0028.jpg 

max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書名全稱/改造老房子,完成一輩子的夢想-家

封面副標/再生利用,藝術修復,自然材料,生態住家

作者/林黛羚

出版社/商周出版

ISBN/978-986-6285-48-6

 

上個禮拜在7-11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就深深的被吸引,這也許不是一本本身內容會讓人吮指回味的書,但當中所呈現的一切卻會讓對"家"有共鳴的讀者,開啟一場無限的創意想像之旅.

台灣的老房子有許多,以一般年輕人的處理方式,並不會想要花大錢再翻修.

"賣掉再買新的一定會很好吧?"

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一定都會這麼想,比起在老房子上花大錢,不如買個新蓋的,既能保值又不怕老房舊疾復發.

但艾力克覺得"鳥擇良木而棲"的論調有時候過於理性,少了一分溫暖的感性.

無論是多麼一個落寞的,斑駁的房子,它終究曾經是一個"家",其中所蘊含的回憶是大家用再多的錢都買不回來的.

 

如果您也是一位能夠體會如作者在前言所述"老吾老以及房子之老"的朋友,我相信您會愛上這本書.

 

(封面)

IMGP0003.jpg 

 

(背面)

IMGP0006.jpg 

 

(素描結構)

IMGP0008.jpg

 

(案例分享)

IMGP0009.jpg

 

(改造預算)

IMGP0010.jpg

 

(改造紀錄)

IMGP0011_1.jpg

 

(區域規畫)

IMGP0013.jpg

 

 

IMGP0014.jpg 

max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艾力克不算是積鳳的專業人,但養久了,也有自己一點的心得.
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些側芽相關的小知識,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小小的幫助.

 

本次被觀察的苦主是一顆Neo. Bossa Nova,之前換盆的時候,因為偷懶沒有好好重新植盆,就讓他草草地擺在介質上裸根生長.

剛好最近有想要寫側芽的相關題材,就先留著它,感謝他很捧場的長了側芽! (鼓掌

 

有一些新手玩家會感到疑惑,那到底積鳳的生長需不需要介質的輔助呢? 其實要或不要藉可,重點是有沒有地方能讓積鳳攀附. 以玩家們的園藝用途,自然會希望能植盆讓它生根成長,或者利用一些枯木或其他材質讓他的逐漸生長的根附著在上面. 像下面這顆Neo. Bossa Nova,在完全沒有地方立基點攀附的情況下,還是活了下來,只是型體會很容易歪七扭八.

 

積鳳最容易長側芽的階段,是它們在開完花之後的幾個月內,最長也有可能達到半年的時間,而在這個期間,母體會逐漸的老化死亡. 但據我觀察,側芽來的時間越晚,母體衰退的也會越慢,外表除了葉心的花梗會明顯枯萎,婚姻色的淡去,並不會有其他明顯的改變. 此外,新生側芽的數量並不會有確切的範圍,某些品種很容易就雨後春筍般的一次長個7-8個,但更多的是求天拜地在最後關頭才長出一個孤兒.

有些玩家會在開花左右施些獨門配方或道聽塗說的肥料,艾力克在此建議: "不要!",除非您已經玩到有一定的心得,否則不當的使用肥料會很容易造成葉心積水的變質,生菌,最後導致母體死亡. 另外一些網路賣家所使用的非自然催生方法,更是容易造成鳳梨寶寶在生長的變形,或是特徵遲緩的現象.

 

側芽的生長點都在圍繞在母體的莖部,一般能被人以肉眼辨別的時候,已經是2-3mm的直徑大小,呈綠色或土色突起圓點,跟根脈的細條狀有明顯的差別.

IMG_9059.JPG

 

圖中的側芽已經很明顯露出頭來,並呈現粉嫩的色澤.

IMG_9049.JPG

 

仔細看看圖中有幾個側芽的生長點? 在現場的話,還可以用手的觸感輔助判別.

IMG_9050.JPG

 

長出的芽點並不是100%都會順利的長大,像下面兩張圖中的褐色側芽很有可能會成為空包彈.

一般來說,長到圖中下方的芽點大小應該要蛻去苞皮了,不過遇到此情況,朋友們可以再耐心的多等一等,有些小朋友的成長的確會比較緩慢.

IMG_9052.JPG

 

但芽點觸摸的手感已經軟掉,讓人感到裡面已經萎縮掉的時候,就能確定寶寶胎死腹中了.

IMG_9056.JPG  

 

最後還有一個小經驗要提供給大家,大部分人當側芽長到母體1/2的時候即會摘走另行栽種,好讓其他寶寶順利的誕生.

但實際上,大家只在乎寶寶的數量,並未考慮到其他的因素:

1. 側芽離開母體後的成長速度會明顯緩慢許多,會需要3-4倍的時間成長,依據品種的不同,可能會更久.

2. 某些品種的鳳梨成叢後的外觀,會遠比單株擺放要來得更有味道.

3. 拔走未成熟的側芽實屬揠苗助長,寧可晚一點摘,也不要早一點拔.

 

但這拔與摘的差別,就讓各位朋友細細品味吧!

max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艾力克傻傻的以為它是空氣鳳梨,怎知剛PO上粉絲團還給它個"空鳳寶寶說你好!",就被魚指正說它是蜻蜓!

蜻蜓! 蜻蜓? 蜻蜓! 蜻蜓? 你當我傻子嗎? 它怎麼看都不像是蜻蜓啊!

結果魚過不久丟了FCBS的連結給我...

我真的傻了,而且還很悶!  

...

...

"蜻蜓寶寶你怎麼長這樣啦...! Orz"

IMG_8949.JPG

 

IMG_8952.JPG

 

IMG_8954.JPG

 

IMG_8956.JPG 

max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據FB的網友說這應該是乳頭棘蛛,我google了一下,雖然沒有找到完全一樣的,但極為類似.

至少...縮小範圍了! XD

IMG_9020.JPG

IMG_9016.JPG

 

腹部圖

它可能被我嚇到了,腳都不敢張開~

IMG_9018.JPG  

max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艾力克一早起床後還恍恍惚惚的,忽聞阿姨在樓下大喊我的名字,就搖搖擺擺的遊下1樓...

結果一出門就看到阿姨手中的檳榔葉上有一隻貌似蟑螂的東西! 但它前頭多了一對螯,該不會是蠍子吧? (印象中蠍子似乎都有毒)

後來查了網路資料才發現,這俗稱台灣鞭蠍,學名Typopeltis crucifer,它與真正的蠍子(蠍形目Scorpion)不同,鞭蠍是屬於有鞭目Uropygi.

鞭蠍健全的外型應該要具有長長如鞭的尾刺,但這隻不知道是掉了,還是還沒長出來,尾鞭只有短短的一截.

而它攻擊的時候,會從肛門旁的臭腺噴出主要成分為醋酸的防禦液體,人被噴到的話,聽說最嚴重是會起水泡.

如果有小朋友在周圍的話,儘量還是讓他們保持一點距離~ 

IMG_8993.JPG

 

IMG_8992.JPG

 

IMG_9002.JPG

 

腹部圖 (每次把主角翻過身來拍照,然後看他們的腳拼命掙扎,就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殘忍 = =...)

IMG_9005.JPG

 

IMG_9010.JPG  

max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